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在全方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煤业集团、电力集团、装备制造集团充分发挥主力作用,按照晋能控股集团部署要求,锚定方向目标,充分发挥优势,相辅相成聚合发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煤炭产业上大压小,建大矿,减少矿井数量,提高单产水平,提升先进产能占比,提高效率效益,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培育先进产能。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坚持抓重点、破难题、谋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淘汰出清落后矿井。按照“一矿一策”原则,“十四五”逐步淘汰90万吨/年以下矿井,“十五五”逐步淘汰300万吨/年以下矿井。加大一级标准化和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培育力度,2021年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2%以上,“十四五”提高到90%以上。推动65座煤矿产能核增。积极推动河保偏、武夏、新疆3个接续矿区建设。
——实施绿色开采。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实施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大力推动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深度利用。优化采掘工艺、技术,大力推进小(无)煤柱技术推广应用。狠抓掘进提效,抓好47支上水平掘进队伍的达标工作。重点做好高瓦斯矿井和高突矿井的抽掘采衔接工作,实现均衡生产。
15年蝉联全国单井瓦斯年抽采量之首的寺河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最高日瓦斯抽采量238万立方米位列全国第一,定向钻机日抽采进尺7317米创全国纪录……该矿以提升矿井瓦斯抽采达标精细化管理能力和水平为目标,将提高瓦斯抽采效率作为生产衔接的重要保障,实施“数据化采集”精准抽采模式。
——提高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是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是实现减人增效、提高煤矿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
10月19日,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创新成果暨计算中心发布仪式举行,宣布全国煤炭行业首个科研创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成。该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由晋能控股集团与华为公司共建,旨在利用华为在ICT领域积累的关键技术,提升煤矿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助力煤矿实现“安全、少人无人、高效”。同时打造煤矿领域的创新实验室,未来将汇聚矿山海量的生产数据,通过每秒2亿亿次的强大算力进行算法迭代,赋能矿井自动化生产、智能化升级,努力为全国煤炭行业提供“晋能控股模式”。
如今,智能巡检机器人、一键呼叫“网约车”、实时手机视频通话,黑黝黝的矿井被科技赋予新的活力。“5G+智能采煤”“5G+智能掘进”“5G+智能巡检”等全面应用,让工作环境越来越安全,越来越便捷。塔山矿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利用智能化新设备、新技术解决制约安全生产难题,助推产、销、供、运等环节安全高效运行。在集数据实时共享、各专业快速联动于一体的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实现了全矿各系统、各流程的全过程覆盖、立体式数字化的精准监控,既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又提升了生产效率。
电力产业坚持走“大容量、高参数、成本优、新能源占比高、效益好”的发展路子
11月17日,晋能控股电力集团与沁源县签约投资开发沁源(李家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该项目在长治市沁源县打造纯绿色能源基地,是晋能控股电力集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生动实践。
从签署“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互联网”框架合作协议,举行风、光电项目开发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到我国瓦斯发电行业首部管理标准——我国最大的瓦斯发电企业金驹煤电化公司主要起草,山西省瓦斯发电协会、山西兰花大宁发电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制的 《瓦斯发电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省级标准正式施行……晋能控股电力集团以实干在行动,一系列推动产业发展的务实举措精准实施,一系列惠及当下、着眼未来的重大工程稳步推进,标志着电力产业聚焦“六新”要求,在深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上迈上了新台阶。
持续优化火电发展。“十四五”淘汰装机30万千瓦级及以下的落后小电厂,加快30万千瓦级及以上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提效改造和智能化改造,实现火电超低排放,提升盈利能力。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先进煤电机组,重点推进同热三期2×100万千瓦、塔山三期2×100万千瓦、长治三期2×135万千瓦等6个高效煤电项目,确保百万千瓦等级煤电机组占煤电总装机容量50%以上。
推进智慧电厂建设。今年以来,晋能控股电力集团以智慧能源一体化为发展路径,全面加快智慧电厂建设,以塔山发电公司为试点,先行智能化示范改造。该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虚拟现实等最新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助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朔州热电、阳高热电、漳泽发电工业互联网硬件及智慧平台已陆续搭建完成,生产监控、物资管理、智能办公等逐步上线,通过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术与发电生产深度融合,开启智慧电厂运营新模式。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双碳”目标愿景下,光伏正逐步成为未来发电能源主力军,光伏产业正进入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新时期。
11月4日,作为山西地区新能源代表企业,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清洁能源科技公司和潞安太阳能公司携M6、M10、M12三种高效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与M10高效单晶PERC和M6超高效异质结两款光伏组件产品,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获得全球客户的认可,传播绿色能源高效价值,助力碳中和目标稳步推进。
下一步,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将进一步集聚优势资源,按照“管理存量、发展增量”的原则,将清洁能源产业作为电力产业的重要支撑。按照“大力发展、拓展发展、快速发展、效益发展”的定位,除拓展现有的光伏、风电等项目外,大力拓展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等15个发展方向。加快推进风光荷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提升风电、光电规模,开发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加快推进3个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推进煤电基地向清洁电力外送基地转型。积极推进大同、长治、忻州、吕梁、新疆5个“智慧能源基地”清洁能源项目落地。到“十四五”末,清洁能源装机确保3000万千瓦。
装备制造产业坚持“上高端、拓市场、强服务”发展,做强做优传统煤机产业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抢抓山西省奋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机遇,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与“煤—机”联动优势,立足“制造”,深耕“智造”,推动装备制造产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市场化、服务型方向不断迈进。
10月26日,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作为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的“主力军”、山西省智能煤机装备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单位,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展示了永磁电机、矿用无线通信系统、矿用无人值守智能化供电系统等先进设备,全面展现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的装备制造能力,叫响“晋控装备”品牌。
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对于煤矿采掘设备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煤机装备智能化改造和升级迫在眉睫。为此,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针对产业同质化短板,整体规划、专业分工,融合创新、协同发展,从“单兵作战”到“强强联合”,为做强做优传统煤机产业持续发力。
10月16日,历时三个月,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为王家岭煤业公司量身打造、设计生产的首套智能化大采高综采成套设备成功完成地面试运转,为其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智能化采煤系统解决方案。这是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十几个子公司通力协作,推进煤机联合,实现煤炭、装备协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积极打造“订单式、快递式、网络化”服务模式,逐步在大同、晋城、长治、忻州、晋中、吕梁、临汾、新疆等地区布局若干个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设备融资、设计、制造、配套、安装、检修、维护、租赁等一体化、全方位、保姆式、“4S”服务,真正推动装备制造加快由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同时,牵头成立山西省智能煤机装备产业技术联盟,通过构建“产—学—研”创新链条,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华为公司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坚持走高端化、智能化、市场化、服务型路子,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孵化器”,一系列在建及拟建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并广泛在煤层气钻探设备、地热开发利用技术设备、新材料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技术项目等领域开展布局,为今后发展储备充足后劲。
未来,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将围绕山西省“十四五”新装备规划战略,推动传统装备产业向高端基础零部件、大型装备、工业母机等方向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打造高端产品制造基地、项目孵化中心。在占领企业内部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外部市场,利用“网格化”管理布点销售网络,逐步提高外部市场占有率,做到立足集团、辐射全省,走出山西、走向全国。
长河浩荡,势不可挡。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展望未来,煤业、电力、装备制造三大集团将汇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之势,准确把握发展之机,牢牢掌握发展主动,在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为全方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