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煤轨道运输联络巷与10#煤运输大巷即将贯通,为了保证10#煤轨道运输联络巷与10#煤运输大巷贯通后10#煤通风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本次施工的10#煤轨道运输联络巷,长度为35米。10#煤轨道运输联络巷、10#煤运输大巷均由楚湘工队施工,均为综掘机掘进作业。
1、掘进施工地点:10#煤轨道运输联络巷楚湘工队施工
停掘施工地点:10#煤运输大巷楚湘工队施工
2、预贯通地点: 10#煤运输大巷
3、相距距离及测定时间:贯通距离35米。测定时间:2014年10月26日早班
4、贯通方式:综掘
5、预计贯通时间:2014年11月1日
6、通风方式:10#煤轨道运输联络巷(掘进工作面)和10#煤运输大巷(停掘工作面)均采用FBDY2*55kw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7、下达贯通通知书时两巷道的通风、瓦斯、矿尘、顶板、积水等情况说明:
①10#煤轨道运输联络巷:正常施工、通风,工作面CH4:0.14%,回风流CH4:0.36%,风量860m3/min,无煤尘堆积,顶板稳定,无积水。通风系统为:
副斜井→10#煤井底车场→10#煤轨道大巷→局部通风机→风筒→10#煤轨道运输联络巷工作面→10#煤轨道大巷→10#煤轨道回风联络巷→10#煤回风大巷→10#煤集中回风大巷联络巷→10#煤集中回风大巷→回风立井→主要通风机→地面。
②10#煤运输大巷
10#煤运输大巷:停掘工作面、正常通风,工作面CH4:0.12%,回风流CH4:0.76%,风量855m3/min,无煤尘堆积,顶板稳定,无积水。通风系统为:
副斜井→10#煤轨道大巷→局部通风机→风筒→10#煤运输大巷工作面→10#煤运输大巷→10201运输顺槽联络巷→10#煤回风大巷→10#煤集中回风大巷联络巷→10#煤集中回风大巷→回风立井→主要通风机→地面。
二、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总 指 挥:井绪文
副总指挥:李晓东、李永刚
成 员:通风工区、调度室、安检科、地测科、楚湘施工队等
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组织措施如下:
1、指挥部负责在巷道贯通期间出现问题时,采取相应措施。
2、调度室负责巷道贯通期间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
3、通风工区负责巷道贯通期间的风量调整和瓦斯检查工作。
4、楚湘施工队组负责按计划正常贯通,并在贯通前后及时做好贯通相关工作。
5、地测科负责根据掘进进度做好贯通计划,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做好准备工作。
6、安检科负责贯通前后的安全监察工作。
三、巷道贯通前现场应具备的条件
1、被贯通巷道,必须停止一切工作,保持正常通风,撤出人员,并在巷道入口处设置栅栏,揭示警标。
2、向前掘进的工作面和停掘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必须在0.8%以下。
3、贯通处两侧巷道保证支护完好,若顶帮破碎要加强支护。
4、贯通处无积尘、无积水,有流水要进行引排水处理,不影响贯通安全。
5、调整通风系统用的材料、工具要准备齐全。
四、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调整方法
1、对影响区域的风量测定、瓦斯检查安排
①技术员郝金海负责贯通全过程风量与风速的测定,及时调节风量,保证井下通风系统稳定。
②当班瓦检员负责检测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发现异常立即向指挥部汇报。
2、贯通后风量、瓦斯预测
贯通后10#煤轨道运输联络巷、10#煤运输大巷局部通风机正常运转。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将10201运输顺槽风量调整为1100m3/min左右,将10#煤运输大巷流向10#煤轨道运输联络巷进风风量为600m3/min,瓦斯涌出量将减少,预计10煤运输大巷瓦斯浓度为0.10%。
贯通后10#煤运输大巷通风系统:主斜井→10#煤煤仓上口通道→10#煤运输大巷→10#轨道运输联络巷→10#煤轨道大巷→10#煤回风大巷→10#煤集中回风大巷→回风立井→主要通风机→地面。
3、贯通后的通风系统调整情况说明
①必须尽快形成全断面贯通,并迅速将贯通点清理畅通。以免影响通风系统调整。
②停止贯通巷道内的一切工作,由技术员郝金海负责测定10#煤运输大巷等地点的风量及风速。
③在调整10#煤运输大巷风量的同时,要对可能影响区域的风量进行认真细致的测定,防止出现无风、微风区。
④风流稳定30分钟,经检查贯通区域风量满足巷道最低风速要求,有毒有害气体不超限,方可允许其他人员进入恢复工作。
后附:贯通前、后通风系统示意图。
五、贯通安全技术措施
(一) 贯通前
1、掘进巷道贯通前,当巷道在相距50米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即停止10#煤运输大巷施工。保持正常通风,并对预贯通处的安全条件进行验收检查合格后撤出所有人员,并在停掘巷道入口处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2、地测科掌握掘进进度,每天通知调度室、通风工区、安检科、楚湘施工队等有关部门及人员。
3、通风工区提前做好贯通后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预计贯通后的风流方向、风量和瓦斯涌出量的变化情况。
4、按规定在贯通点两侧巷道内安设瓦斯传感器,并调校准确,确保灵敏可靠,断电可靠。
5、在贯通点两侧安全地点安设调度电话,便于通讯联络。
6、楚湘工队、通风等部门负责人在贯通前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贯彻学习本措施,并负责安排、落实、执行。
(二) 贯通时
1、贯通点两侧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