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28煤柱中付巷里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截止到8月17日0点班,里28煤柱大面切巷已掘进至切1点以里40m处,距中切口剩余7m(平距),为保证中付巷里段施工安全及质量,特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一、工程设计 1、里28煤柱中付巷里段开口位置位于切1点以里47m处,开口坐标(x=3821819 y=38434751 Z=-177)开口后以方位角296 o 8′(真)施工,坡度沿底,工程量100m。 2、支护形式:采用9.8㎡29#U型钢支护,塑料网、细椽子背帮背顶,两道拉杆进行联锁加固,塑料网搭接长度不小于0.1m,联网间距不大于0.2m,要求下净宽3800㎜,净高2800㎜,棚距0.6m。 3、通风要求:通风部门必须按通风防尘系列化标准进行通风防尘设施及监测仪器仪表等的安装,并选择合适地地点安设局部通风机。 通风线路: 新风:26轨道巷→里28轨道巷→里28煤柱下付巷下部联眼→里28煤柱下付巷里段→里28煤柱大面切巷→里28煤柱中付巷里段→掘进头 乏风:掘进头→里28煤柱中付巷里段→里28煤柱大面切巷→里28皮带巷→26皮带巷→26总回风巷→张湾风井总回风巷→张湾风井→地面。 4、地测部门要及时作好巷道的开口定位,中、腰线标定及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二、施工方法及工艺 1、抬门措施: 1)、掘进至中切口前5m时,开始以±0 o坡度施工,采用3.5×3.0m(梁×腿)工字钢对棚支护,档均放在左帮,以便于抬门,工程量7m。 2)、抬门棚采用3.5×3.0m(梁×腿)工字钢“一捻三”施工,要求抬门棚至少有2棚与所抬梁密贴,个别密贴不严的,必须用背材背实背牢,在抬门棚对面采用同样的方法,站上3.5×3.0m(梁×腿)工字钢对棚迎风门。 3)、抬门棚与迎风门之间采用长度合适的2根坑木打上横撑,要求横撑打直打顺,结实有力。 4)、放档结束后,及时在梁下打点柱加固,确保“十头”稳固,确认“十头”安全后,方可采用“落柱法”由中间向两侧摘除抬门处柱腿,要求施工时,必须坚持“一人操作,一人观山”的原则,以保证施工安全,所摘除柱腿以满足施工要求为准,严禁多摘除柱腿。 5)、摘除柱腿后,紧贴梁齿外侧站上镶棚,要求镶棚梁与所抬梁必须保证密贴,个别密贴不严的必须用背材背实背牢,要求镶棚柱腿戗实有力,不得歪旋。 2、施工时采用炮掘,“三八”制作业施工方法,其工艺流程为:加固棚→打眼→装药→撒水→联线→撤人→放炮→撒水→敲帮问顶→移动前探梁→架棚→背帮顶→出煤→检查工程质量。 3、施工工艺: 1)、在所要架设的支架梁和柱腿上用粉笔打上梁中,腰线,以保证架棚准确,迅速。 2)、架棚前先用镢头将爆破成型不好的地方刷齐,使断面成型,方便架棚。 3)、移动前探梁,将其加固牢靠,施工人员站在煤堆形成的工作台上,将U型钢梁放进前探梁上,并用背材将梁与前探梁进行加固,严防梁脱落伤人。 4)、梁放正后,塑料网打顶,在前探梁掩护下挖柱窝站腿,要求两帮柱腿必须放正,不得前倾后仰,支持住顶梁达到高,齐,平的标准,同时拉中线三角线进行校正。 5)、待帮顶背好后,检查①搭接长度②卡缆间距③U型钢间距(即棚距④卡缆上紧力⑤支架迎山⑥背帮背顶、联网⑦中线、三角线。 三、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必须加固前后5m棚子,漏帮漏顶处必须重新打帮顶,以防止施工时震动,引起帮顶流煤,并清理施工处及附近巷道杂物,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和撤退路线畅通。施工时必须有一名有经验的班组长现场跟班,统一指挥,并对施工安全和质量负责。 2、坚持8小时工作制度,严格实现现场交接班,认真做到“四不交接”,“一不走”。即任务不完成不交接,工具设备不齐全不交接,工程质量不合格不交接,事故隐患不处理不交接,人员不齐不走,并做好现场原始记录。 3、加强放炮管理 1、)当班循环作业开始前,带班队长应先检查窝头以外5m内的棚子是否牢固可靠,然后方可由打眼工进行打眼。 2)、打眼工必须熟知工作面煤质情况,严格按照爆破图表规定的爆破参数进行操作,严禁放大炮。如煤质情况有变,可根据煤质情况合理调整装药量及放炮数量。 3)、放炮前应先对窝头附近的棚子加补撑杆进行加固,对松动卡缆重新上紧。加固距离为:掘进头为全煤时,加固距离距迎头不少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