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煤矿反风演习方案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矿井每年应进行一次反风演习,每季度应至少检查一次反风设施,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为使我矿反风演习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次反风演习方案。
一、矿井概况
1、通风系统
我矿进回风井布置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抽出式;风机型号为FBCDZNo54-16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两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井下的通风网络较为简单,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1760m3/min, 总回风量为1800 m3/s。全矿井风流稳定,风量充足。
目前井下有111401首采工作面及2个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均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111401采面回风巷640m3/min;111401采面运输机巷630 m3/min。
2、瓦斯涌出状况
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测定结果我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30m3/min, 相对涌出量为 m3/t。属于低瓦斯矿井。
二、反风演习的目的和意义
1、矿井反风是为了使矿井灾变时、尤其是发生火灾事故时缩小灾害波及范围,使可能受影响地区的人员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按避灾路线撤至地面,从而减少和避免因火灾等事故而带来的人员伤亡。
2、通过反风演习,掌握矿井主扇反风性能,测定矿井主要巷道、风井反风风量,验证矿井主扇反风量能否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反风量不小于原风量的40%以上。
3、通过反风演习,测定矿井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分析反风前后矿井有害气体的变化。
4、通过反风演习使井下人员熟悉避灾路线和自救方法,一旦发生灾变时能安全顺利脱险。
5、观测全矿井反风以后,井下主要巷道的风流方向,风量的变化情况,为年度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6、通过反风演习、查找问题、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并为领导决策提供各种理论数据及经验。
三、反风时假设灾害地点
假设我矿主井皮带发生火灾
四、反风方法
反风方法为利用风机反转反风
五、反风演习观测项目、观测地点、人员配备
1、观测主要通风机的运转状态,包括电机负荷、轴承温升、风量和风压等内容。
2、测定全矿井、111401回采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的浓度,并观测巷道中的风流方向。
3、反风演习过程中每半小时测定一次风量,每10分钟测定一次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
4、井下各测点布置及人员安排
第一组
(1)、测点:111401回采工作面及回风巷
(2)、人员:瓦斯检查员(毛胜通),测风员:(刘锋)
(3)、检测仪器:光学瓦斯检测仪、风表
第二组
(1)、测点:主斜井
(2)、人员:瓦斯检查员:(李家培),测风员:(向朋)
(3)、检测仪器:光学瓦斯检测仪、风表
第三组:反向前回风井
(2)、人员:瓦斯检查员:(刘小应)测风员:(杨双龙)
(3)、检测仪器:光学瓦斯检测仪、风表
六、反风演习日期:2011年6月5日
开始时间:上午9:00
持续时间:两小时
结束时间:上午11:00
七、反风演习组织机构
总指挥:尹光怀
副总指挥:尹永武、赵泽能
成员;田小四、刘小应、李家培、袁家华、毛胜通、刘锋、杨双龙、唐国飞、向朋、熊超、王永波、王祥林、陈正国、李保书、杨成文、张荣辉、赵光毕、田林统、刘光辉、毛胜稳、袁瑞。
停送电负责人:赵光毕
反风演习指挥部设在安全监控室
八、各反风操作小组及任务
1、技术组。组长:赵泽能
成员:向朋、刘锋、王永波、杨双龙
(1)、反风前详细检查井下通风设施,发现漏风、墙体裂缝等问题及时处理。
(2)、详细检查主风井安全出口、防爆门、反风通道是否安全可靠。
(3)、反风前、反风期间、反风后风量的测定、并做好记录。
(4)、反风前、反风期间、反风后瓦斯涌出量的测定、并做好记录。
2、机电组。组长:赵光毕
成员:赵希海、毛胜维、田林统、赵绍坤
主通风机司机:王礼顺利
(1)、反风前对反风装置、主通风机进行检查
(2)、对井下电器设备进行详细的防爆检查、开关、机电设备是否完好。
(3)、核实在停风之前井下的电器设备是否按要求断电,开关是否打到零位,并处于闭锁状态。
(4)、负责在恢复正常通风后,按要求逐级送电,以及对参加反风演习入井人员的矿灯进行防爆性能检查。
(5)、安排专人监控主风机在反风前后的运转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3、安全组。组长:尹永武
成员:王祥林、